-
索引号:
2024/00028703
-
主题分类:
综合政务其他
-
发布机构:
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-
发文日期:
2024-11-27
-
名称:
对政协沧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
- 主题词:
- 文号:
对政协沧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
财经委:
贵单位提出的“关于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加速管道装备产业提档升级的建议”的提案收悉,现答复如下:
管道装备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,是4+5+3市域主导产业重要组成部分,钢材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,主要分布在孟村县、盐山县、市开发区、青县等地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我市形成了孟村县弯头管件、盐山县管道装备制造两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及市开发区管道装备、青县石油器材两个特色产业集群。产品涵盖螺旋钢管、无缝管件、市政管道、防腐管道、保温管道、三通、法兰等管件产品,广泛应用于石化、军工、核工业、市政等领域,形成了面向核电火电装备、输油输气装备、市政管网装备、防腐保温装备等不同市场需求的四大产业链条,涌现出了华洋钢管、达力普、巨龙钢管、中原管道、沧海核装等一批龙头企业。2023年,全市管道装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8家,完成规上营业收入1379.7亿元,同比增长-2.7%;实现利润17.99亿元,同比增加30.06亿元;工业增加值增速6.2%。
一、相关工作开展情况
(一)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。以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为方向,大力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,加快建设“创新型中小企业—专精特新企业—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”梯度培育体系。2023年,全市管道装备领域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85家,专精特新企业53家,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。
(二)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。全市百余家管道装备生产企业与清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西安热工研究院、北京钢铁研究院等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。孟村县建有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管道元件检测中心,开发节能降耗等共性、关键性技术38项,自主研发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工艺获得国家专利64项,其中12项填补国家空白。盐山县建有1个国家级技术检测服务中心、1个国家级实验室,主持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,参与制修订了25项国家标准、5项行业标准、参与制定了1项国际标准,为沧州市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填补了空白。
(四)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。坚持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为方向,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,2023年管道装备产业共谋划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8个,总投资达到90.28亿元,巨龙钢管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,海乾威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,恒通管件等4家(个)省级单项冠军企业(产品),汇东管道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,亚都管道等61家企业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
(五)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。一是印发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,围绕我市管道装备产业,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,加大对涉及区域广、涉案金额高、影响恶劣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,有力震慑不法分子,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。二是支持企业申报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单位。
(六)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。一是做好“助企引智”服务工作,围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、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质量标杆企业以及2023年“精准画像”
企业,深入调研企业引智需求。在完成集中摸底调研基础上,建立常态化企业需求沟通机制,采取企业需求回访、入企帮扶、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日常联系,持续开展常态化摸底调研,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,切实摸清找准企业需求。二是积极倡导先进质量管理模式。帮助企业“找痛点、疏堵点、解难点”,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质量竞争力,推行“首席质量官”“卓越绩效”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,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
二、下一步工作安排
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通过政策激励,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空间聚集、规范发展。支持工业地产发展,完善配套设施,鼓励小微企业入园集聚、扩规提档。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整合市场、产品研发设计、生产设备、资质等资源,打造龙头企业。引导中小企业结合自身水平向“专精特新”方向发展,加强管道装备行业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“小巨人”企业、“单项冠军”企业培育力度。指导企业增强自主意识,在提升技术装备水平、丰富自有资质基础上,瞄准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实施技术改造,增强高端产品产能。
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发挥“助企引智”服务工作效能。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“助企引智”工作合力,完善跨部门协调联动和市、县联合推进机制,细化责任分工,建立引智工作台账,加强工作调度,及时收集汇总工作进展情况,定期研判工作形势,会商解决难点问题,合力做好外籍质量专家引进、流动、管理、服务等工作。继续帮助企业通过聘任方式引进外籍质量专家,开展现场指导和线上合作的方式,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,提升质量管理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