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索引号:
2024/00028713
-
主题分类:
综合政务其他
-
发布机构:
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-
发文日期:
2024-11-27
-
名称:
对政协沧州市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89号提案的答复
- 主题词:
- 文号:
对政协沧州市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89号提案的答复
郭军委员:
您提出的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工业设计能力的提案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我局结合部门职责,发挥工业设计创新引领作用,推动工业设计与主导产业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,加快提高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。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(一)推进工业设计赋能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按照省工业设计2024年工作要求,印发《沧州市工业设计2024年工作要点》,对任务进行分化细化,将全年工作任务分阶段、分县(市、区)进行安排部署。二是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。2024年新增沧州市工业设计中心16家、推荐11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河北省工业设计中心、推荐18个项目申报资助工业设计成果转化项目、推荐5个项目申报资助购买工业设计服务。三是开展对接交流活动。组织参加省工信厅举办的工业设计工作座谈会,学习工业设计中心、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购买服务、工业设计研究院等项目申报要点;组织各县(市、区)工信部门和制造业企业共50余人参加2024年省级工业设计项目申报辅导活动。
(二)培育专业人才建设
目前,我市市属高职3所,开设专业152个,在校生40400人;中职学校31所,开设专业99个,在校生72000人。全市中职教育中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对应的专业在校生比例为2:14:84,与全市产业布局比例基本吻合。职业学校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特点,重点发展机械制造、计算机应用、电子商务等专业。沧州航空职业学院围绕港口经济设置了机电设备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,进一步提升了职业学校服务沧州本地产业经济发展的水平。2024年我市中职学校新增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32个。对我市高职学校正制定高职学校专业优化调整方案,拟新增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、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、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技术等21个专业,停办艺术设计(书法艺术)、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等9个专业,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,高职学校10月份统一进行专业动态调整申报工作,12月底前完成省教育厅审批和教育部备案工作。
二、下一步工作安排
(一)加强工业设计能力建设
一是推动工业设计聚集发展。支持河间工艺玻璃、肃宁裘皮等产业集群结合自身优势,建设服务当地产业的工业设计聚集区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、骨干企业,打造工业设计典型案例,推动工业设计实现点、线、面立体化发展格局。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以设计为引领,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升,加快工业设计植入,建立集产学研展商旅为一体的创意设计产业街区。二是加快赋能沧州制造转型升级。开展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、进集群活动,提升企业设计创新意识,促进设计推广应用。鼓励特色产业集群企业与专业设计机构深度合作,聚焦产品开发、包装升级、质量提升、品牌打造、市场营销等进行设计提升。聚焦行业龙头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等,指导企业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,引进专业设计人才,完善设计工具、实验设备等软硬件设施,提升企业设计创新能力。三是构筑设计创新生态体系。鼓励工业设计创新中心、新林坡等龙头企业等载体,以自营或引进方式建设基础数据类、设计交易类、设计工具类、品牌推广类等类型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。鼓励企业孵化器等载体,拓展设计服务功能,发展三维扫描、3D打印、模具加工等配套能力,延伸产品研发、设计、试制、转化服务链条。支持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手段,实现设计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。四是营造良好发展氛围。充分利用市内外新闻媒体作用,加大对沧州工业设计典型经验案例、优秀明星产品、重大设计活动等宣传报道力度,讲好沧州设计故事。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设计展览、奖项、论坛等活动,传播推广企业设计文化和创新品牌。
(二)加强工业设计人才培养
一是发挥高职学校尤其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作用,积极申办贯通培养项目。以沧州本地产业为基础,和本地企业联合,以本地高校为依托,积极申办工业设计、机械制造等契合县域经济的培养项目,为沧州经济发展培养人才、留住人才。要让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,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。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,实现标准化优质化办学,鼓励我市高职院校在有条件的县市,围绕县域主导产业联办二级学院。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,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。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积极兴办职业教育,推动职业教育股份制、混合所有制办学。同时,加强与工业设计高技术型企业的合作,使教育结构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发展。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,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,从而为沧州市工业设计能力的提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。